
期刊简介
期刊社名称:《铀矿冶》编辑部
期刊社英文名称:Editorial Board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中文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
主编:苏学斌
联系电话:010-51674348,010-51674124
ISSN:1000-8063
CN:11-1969/TL
邮发代号:82-745
期刊网址:https://ykyi.cbpt.cnki.net
欢迎关注期刊二维码
微电场耦合微生物修复地浸采铀酸性废水机制研究及条件优化
韩兆顺;刘振中;李春光;李咏梅;谭凯旋;张宇;刘龙成;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水具有低pH、高硫酸盐、含铀(Ⅵ)及重金属离子等特征,对地下水环境构成威胁。针对微生物修复周期长、存活率低及电动修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微电场耦合硫酸盐还原菌(SRB)的酸性废水修复方法。通过模拟废水修复试验,构建三室电化学装置(阳极室、废水室、阴极室),结合电迁移作用与SRB的还原功能,探究修复机制并优化关键参数。结果表明:耦合修复体系显著提升了废水中铀(Ⅵ)的去除率(达98%),同时有效降低了Ca、Mg、Al、Fe等金属离子浓度(去除率>80%)及硫酸盐含量(去除率>90%);铀酰离子在电场驱动下迁移至阴极区,主要被SRB代谢产生的S2-还原与共沉淀,少量通过电极反应还原为U(Ⅳ)。试验表明,不同的电势梯度可导致阴极室的pH不同,从而影响修复效果,酸性条件(pH<4)下H+导致S2-逸失,碱性条件(pH>9)易形成可溶性铀配合物;当电势梯度为0.2~0.4 V/cm时,可兼顾修复效率(铀快速去除)、微生物活性及经济性。本研究为地浸采铀酸性废水的绿色高效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低渗透砂岩型铀矿高压注液技术研究
侯代稳;李宏星;刘双民;何柯;低渗透砂岩型铀矿的渗透性差、浸出剂注入难度高,采用传统地浸开采技术难以对其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针对目前低渗透铀矿开采难题,分别在常压和高压条件下进行抽注液量测试和示踪剂试验,通过对比试验验证高压注液技术的应用效果,深入探讨高压注液技术在地浸开采领域的应用及其成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常压条件下相比,高压注液技术将注液量提高了6.4倍,抽液量提高了1.05倍,渗流速度提高了33倍。高压注液技术能有效解决低渗透砂岩型铀矿浸出剂注入难题,且该技术在矿场方便实施。
矿石形状对放射性分选探测效率的影响
张晨;候鲜名;侯江;李绍海;田宇晖;李广;马嘉;张守逊;放射性分选处理的矿石为破碎后的矿石,矿石形状随机性大,这会直接影响矿石品位检测的准确度。为提高放射性分选检测的准确度,通过制作铀矿石标准样品,开展铀矿石形状对探测效率的影响试验,探明矿石形状系数与探测效率变化系数的关系,建立基于矿石形状的探测效率修正算法,提出适用于铀矿石放射性检测的矿石形状量化方法。通过实际矿石的分选试验,验证了建立的探测效率修正算法的有效性;使用该算法后,超过70%试验组的铀矿石品位检测误差小于5%,显著降低了矿石形状对探测效率的影响,提高了铀矿石品位检测的准确度。
液流空化技术在地浸采铀工艺中的探索研究
刘阳;周根茂;刘科;李勇;在地浸采铀工艺中,抽、注液量下降问题严重影响着铀矿浸采效率。通过物理、化学、联合洗井等技术可解决钻井周围的堵塞问题;但洗井效果维持时间短,影响半径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量下降问题。液流空化技术在油田上可有效提高抽油井产量、降低注水井压力。基于液流空化技术,通过优化空化器结构,以及在地面试验中改进地浸采铀钻井的井口装置,进而开展了液流空化试验。试验过程中作业排量达2 m3/min,压力在21 MPa左右,试验验证了液流空化技术在地浸采铀工艺中的可行性,为提高铀矿渗透率提供了新思路。
硬岩铀矿淋浸工艺参数优化
康佳红;邓建国;曹彪;刘环;师留印;刘再道;刘俊;王应财;马文涛;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某硬岩铀矿矿性发生变化,在矿石堆浸过程中出现矿堆板结现象。为了解决矿堆板结问题,研究了淋浸剂酸度、喷淋强度、装柱高度、粒度等对矿堆板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淋浸剂酸度50.0 g/L、喷淋强度40.0 L/(m2·h)、浸出周期30 d条件下,柱浸试验后无板结,-10 mm矿石的铀浸出率达83.40%。800 t矿石的中试试验结果证实,在浸出剂酸度高、喷淋强度大时,矿堆无板结现象,铀浸出率可达86.57%。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4